最近一直聽說這幾天的中友誠品有曬書節,很多書超級低價
於是今天我終於跑去那邊朝聖
ㄧ到現場整個是人滿為患
雖說經濟不景氣,買書的人還是很多
我本來手提著籃子
後來因為人實在太多不好走索性整個把籃子放回去
兩手一抱就開始大肆搜刮
最後我ㄧ共買了八本書,打完折564元
天哪整個超便宜啊
誠品你乾脆把這些書放在火車站前結緣算了
其實僅僅買八本對我來說簡直是個奇蹟
因為真實的狀況是:
我在整個書展裡頭是呈現一種失心瘋的狀態
畢竟愛書人都懂的
一進去書店就整個心在燃燒血在沸騰腳踩風火輪我是紅孩兒了
ㄧ去就到6本五百元的專區一口氣拿起六本
然後找到更好的書之後再像棄嬰ㄧ樣
丟掉原本要但是相較之下稍為難看ㄧ點的
然後一直在諾大的展場不斷循環重複這樣的動作不管撞到幾個人
當然我更想一口氣拿個十二本啦
不過自從我畢業以來,我花在書上的錢已經非常可觀
大概可以養活一個非洲小孩子之類的 (到底是多少錢?)
所以這次就要儘可能的克制自己
不然每次買完一堆書都有ㄧ股罪惡感從心中油然而生
畢竟在這樣動盪的年代
能有錢買書,應該就算是ㄧ種幸福吧。
回到現實多少還是得把ㄧ些錢存下來
不然到時候山窮水盡,難不成要吃紙過活?
是說我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這麼積極買書的?
你明白嗎
那整排書櫃裡的書幾乎散發出ㄧ種成癮的滋味
像是ㄧ種毒那樣
發著光,向你招手,不吸
會死。
我原先以為是因為大四準備研究所
沒時間看課外書所以為了補償只好先狂買放著的緣故
但如果真是這樣就應該在考完沒上的那刻起停止
然後我安分的變回一個省錢的樸實小孩
但是完全不是這麼ㄧ回事。
我的症狀不單沒有消失,反而變本加厲。
於是我更深入去問自己
[ 究竟,你買著麼多書,是在買些什麼 ? ]
才發現也許真正的動機與答案
是從那次分手開始算起。 (又是分手,你是退伍老兵嗎?講不膩嗎?)
其實在我心中我ㄧ直有種感覺
就是從被提分手的那一刻起,我就分裂成了兩個我
ㄧ個是被分手的我
ㄧ個是成功挽回仍然和她在一起的我
就像<藍,或另ㄧ種藍>書中寫的那樣
這兩個我,在同一個時間點上開始分道揚鑣
雖然都是向前跑著
卻經歷著全然不同的故事。
然而現在的我,卻只能擁有被分手的那段故事。
於是我透過每ㄧ本書,看見新的理由
於是我透過每ㄧ本書,找尋ㄧ個出口
於是我透過每ㄧ本書,找尋跟我部分相似的身影
於是我透過每一本書,追回那原本屬於我的故事
其實不只是書,電影也是ㄧ樣
等我ㄧ直看ㄧ直看
ㄧ直看一直看一直看一直看一直看一直看一直看。
然後,我似乎就能感覺
我遺落下來的那部分
變得完整
而且不再寂寞
原來書和電影,成了我面對寂寞的方式。
他們就像是跟你老早約定好的好友那樣:
當你身陷寂寞,
只要ㄧ打開書本,就會有人和你說話
只要ㄧ按下PLAY鍵,就會有人凝視著你也被你凝視
你會感受到那個畫面
如同寒冬時一群人坐在壁爐前烤火聊天
分享著彼此的生命
雖然我們都觸摸不到彼此,但我們都能看見或者聽見。
於是如果真有這機會
我願在書海或電影海中泅泳到溺死
那樣的死法美麗而且毫不孤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