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過去:2011年,七到八月間.
兩天連續看了金峰鄉文化季,與老師您好音樂劇
連續被原民的歌舞感動與震懾
當原先久久來觀光一次才能看見的[表演],成為能在生活中一再看見的歌舞
我才能真正的感受到
原民的舞蹈歌唱,並不是生長在我們大多看見那光鮮亮麗的舞台
而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
歌舞是語言,是溝通,是和儀式不可分割的部分.
快樂的時候,悲傷的時候,思鄉的時候,
唱歌
原住民族是尊貴的,而不是兒時記憶中,很多族文化遊樂園中的
不知道從哪來的很多,穿的奇裝異服的人
[很酷!]也許那時的我們會這樣說吧,我想.
然而我們一同生活在這個島嶼,這塊土地
但在這之前
部落,原住民母語,聽不懂而不太能掌握的幽默
這究竟是什麼原因,這族群竟一直離我的生活世界如此陌生遙遠?
而我對這些鄰居的想像
是多麼匱乏,單薄,直觀,與天真.
也許另一個沒踏上台東的那個未來的我,
會這樣嚷嚷著:
[所以呢,不了解又怎樣,這究竟又關我什麼事?]
如果很幸運我能活得很長久
直到人生三到四分之一的現在
我才有幸能真正踏上這裡,多真正的看見他們一些些,很外圍的
我想這才是最酷的事.
對於追求與自然平衡的永續智慧
原民傳統之中,原先就已具備可讓我們學習的地方,像山一樣高,像海一樣深
採集,狩獵,捕撈,觀察生物習性,辨認植物
這些如此貼近生活的知識與生產,學校裡完全都沒有教
我們沒有這樣的老師
沒人會這麼一套乍看荒謬,實則思之長遠又注重自然循環的一整套知識系統
正如荒謬的是瞎子摸象的片面觀點,而不是大象本身
覺得對方荒謬這件事,才是我們最大的荒謬.
這裡是蘊藏台灣古老智慧的寶庫.
天阿我什麼都不會!
全站熱搜